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俄羅斯不是美國的敵人,中共才是。但美國已被兩次大戰後,來自東歐的大量移民騎劫。這些東歐移民絕大部份是納粹主義份子,對俄羅斯有深厚的仇恨。他們滲透美國的統治架構,收買所有美國的政客,借用美國的世界地位來為他們消滅俄羅斯的欲望效勞

China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Lose, But It Might Not Want Russia To Win Either - by Andrew Korybko  (2025-07-19)

中國或許不希望俄羅斯失敗,但就肯定不希望俄羅斯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china-might-not-want-russia-to-lose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失敗,將對中國的安全造成災難性的打擊。但是,俄羅斯的勝利也可能終結中國從俄羅斯那裡取得廉價能源,維持其經濟發展。更不用說,俄羅斯無論失敗或勝利,都會促使美國「重返東亞」,轉向針對中國。

《南華早報》(SCMP)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道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告訴歐盟外長,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失敗,因為這樣一來,美國的注意力可能會全部轉移到中國身上。主流媒體將王毅的這番言論,解讀為中國有意協助俄羅斯贏得烏克蘭戰爭。然而,我不認同這個分析。我卻認為中國既不希望俄羅斯贏,也不希望俄羅斯輸。

2023年2月,在俄烏衝突一週年之際,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下文)

俄烏戰爭盡可能長時間地持續下去,絕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不僅可以阻止美國將注意力轉向遏制中國,而且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壓力,也將有利於中國經濟。中國目前已經從俄羅斯進口大幅度折扣的石油,這有助於中國在經濟放緩的環境下,維持經濟增長。但如果世方解除對俄羅斯的製裁,這一切的優惠都會結束了。

此外,俄羅斯越是受到西方制裁壓力,中國作為舒緩俄羅斯壓力的作用越大,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就越高。中國可以利用中俄兩國經濟關係日益不平衡的現狀,在「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等大型項目,及其他輸油管項目上,獲得盡可能優惠的討價還價優勢。

( *) “China Doesn’t Want Anyone To Win In Ukraine” – by Andrew Korybko (2023-02-02)

「中國不希望任何一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獲勝」

https://korybko.substack.com/p/the-washington-post-has-it-all-wrong

《華盛頓郵報》本週稍早發表了 Max Boot 的一篇評論文章,稱「習近平不想在烏克蘭問題上成為失敗者」。他認為,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奉行平衡政策,即不正式支持任何一方,而是靜待其中,等待一方明顯勝出,才會選邊站。但我認為這種評估是錯誤的。事實是,中國不希望烏克蘭衝突上有任何一方獲勝。中國希望衝突盡可能延續。

美國選擇首先「針對」俄羅斯,而非中國。這是因為美國錯誤地認為俄羅斯(相對中國)軟弱無力,因此會迅速屈服於美國的經濟制裁,否則也肯定會在史無前例的代理人戰爭,和經濟製裁雙管齊下的策略下,迅速崩潰。

與美國預期相反,俄羅斯的韌性導致美國陷入戰略困境,因為其軍工業無法跟得上向烏克蘭提供武裝支援的速度。同時,北約國家的軍備儲備正瀕臨耗盡,已低於維護自身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此外,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無限期持續正在消耗美國將來為「遏制」中國所需的軍事裝備。

這正是中國實際上寧願讓衝突盡可能拖延、不分勝負、的一石二鳥陰險動機 (損害俄羅斯,但就利於自)。這將削弱美帝國的軍事實力,使其無法用來對付正在威脅其在亞太地區利益的敵人:中國。

然而,中國也不願看到俄羅斯勝出,因為這將斷絕中國廉價能源的來源,並終止中國目前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此外,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全面勝出,這會使美國把目光轉移到中國身上。

FateAndTheFuture: 

俄羅斯人口稀少,但就資源充裕,無動機向外搶掠,蘇聯時期更是向亞非拉國家提供慷慨的援助。相反,中共人口爆煲,但就資源貧乏,要透過什麼 “一帶一路” 向亞非拉國家的資源打主義,這必然觸犯美帝的大忌,挑戰美帝的地位。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德國和日本都被美國閹割了(2023-04-18)

 德國和日本都被美國閹割了 (FateAndTheFuture)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和日本都是全球第一線的強國,不論是工業上,科技上,和軍事上。德國在歐洲有領先地位,而日本在亞洲也有同樣的地位。德國和日本成為戰敗國之後,就一直受到美國完全控制,從此亦被迫接受美國長期在其國土上駐軍,名義上是為了保衛,防止受到蘇聯入侵,但事實上是用來震懾這兩個戰敗國,防止它們重振昔日的光耀。說得更白一些,德國和日本都是被美國閹割了。

名義上,今天的德國和日本,雖然堪稱經濟大國,但在國際上只能飾演美國及其Anglo-Saxon Empire 英語帝國(美英澳紐加5眼聯盟)的應聲蟲。在國策和外交政策上,德國和日本都只能絕對服從主人。前蘇聯解體之後,德國和日本仍然不能與俄羅斯修好關係。

由於英語帝國不能容許任何能夠挑戰其世界地位的國家,而俄羅斯偏偏天賦有這個能力,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五眼聯盟的家僕,就萬萬不能有些微與俄羅斯拉近關係的意圖。


Mackinder heartland theory map

即使偶而出現一個強勢的德國和日本領袖,也受到美國收買的政客和團體的制抓。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前德國總理Gerhard Schröder。前日本首相Shinzo Abe安倍晉三,因其親俄立場,即使民望最高,也被迫下台,而當他尋求以民選議員身份重返議會,就離奇地,莫名其妙地,被刺殺(像已故總統甘迺迪一樣的遭遇)。

若不是受制於英語帝國,德國和日本的最理想盟友莫過於俄羅斯。在地源政治上,經濟上,科技上,工業上,軍事上,德俄日的聯盟是最理想的。德國和日本在科技和工業上的領先地位,配合了俄羅斯充裕的資源,廣大的國土,軍事的力量,無疑是個無敵的組合,各方有其獨特的角色,互補長短。

一個德俄日的聯盟,將會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不單止控制了地球上最大的土地面積,還可以廢了英語帝國的武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俄羅斯有史以來都被英國(後來英語帝國)視為眼中釘,亦解釋了為什麼五眼聯盟不可能讓德國和日本享有真正的自主和自決權,以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依歸。

整個歐洲也被閹割了

被美國閹割的,何只德國和日本?自從歐洲國家墮入歐盟的圈套,整個歐洲也被閹割了。參加歐盟容易,但脫離就非常難。只有英國透過 2016 年的公投,成功開啟脫歐程序,但到了今天仍然未能成功,還是拖泥帶水。這足以證明加入歐盟與加入黑社會一樣,是有入冇出的賣身契。而且,歐盟只是個門面,不是真正權力之所在。歐盟的背後還有北約軍事聯盟,後者才是歐洲的真正權力核心。參加北約不是人民決定的,是美國作為二戰的勝利國(和債權國)單方面安置在歐洲的。北約聯盟就是美國在歐洲的延伸,是美國的佔領機器。

前德國總理 Gerhard Schröder (1998 – 2005)


前日本首相Shinjo Abe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Fumio Kishida 岸田文雄

德國總理 Olaf Scholz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英語帝國的核心戰略:不惜一切代價 阻止俄歐協約

德國,俄羅斯,日本,是最理想的配搭。德國和日本的工業技術,加上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充裕資源和,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能連繫起來成為一條陣線,就是天下無敵,一起廢了美帝和中共的武功,把美帝,中共以及英國(這個過氣帝國兼搞屎棍)邊緣化。

 德俄日聯盟跨越整個西歐-東歐-中亞-遠東,把美帝中共以及英國這個過氣帝國搞屎棍邊緣化所以美英中都竭盡所能防止德俄日的結合。

美帝與中共,只是明爭暗合,美帝幾十年來口口聲聲說要制裁中共,但實際上是互利互用,同流合污。

英語帝國 的核心戰略:不惜一切代價 , 阻止俄歐協約

https://sputniknews.com/20160210/us-europe-russia-strategy-1034512741.html

據法國作家、記者Alexandre Del Valle,英語帝國全球戰略的核心,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和解,因為兩者之間的協約將使美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變得毫無意義,並意味著北約失去其存在價值。

英語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愛爾蘭)竭盡所能阻止歐盟與俄羅斯之間達成和解。

“至少一個半世紀以來,整個以英美為首的英語帝國的戰略,都是為了防止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的和解。 美國的噩夢就是前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達到的願望:一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山脈的歐洲大陸 (Europe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Urals) 以巴黎-柏林-莫斯科為軸線(passing through the axis of Paris-Berlin-Moscow)”,德爾瓦勒說。

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

因此,歐洲的崇美派(北約的支持者)和美國戰略家擔心,如果歐洲能夠和解,如果俄羅斯成為歐洲共同防禦組織的一成員,那麼美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將毫無意義。 這將意味著北約的死亡。

因此,要不斷把俄羅斯妖魔化,以 “突出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因為北約軍事聯盟的唯一意義就是 “遏制俄羅斯” 的工具。

另一方面,目前歐洲的現狀也應該歸咎於歐洲人。 歐洲沒有人願意投資於自己的國防。另外,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的看法也不一致。

“ 例如,希臘人、匈牙利人、塞浦路斯人、意大利人和塞爾維亞人(西歐,南歐)是親俄的。而波蘭人、羅馬尼亞人、波羅的海人,和英國人(東歐)則極端反俄 ”。 

歐洲注定要成為 “軟實力”。 它正在變成 “美國帝國” 的市場。

正如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書中有些諷刺地提到的那樣,歐洲在地緣戰略、文化、意識形態和行為上都注定要落入美利堅帝國的手中。

難怪責美國,因為美國人天賦有很強烈開闢新領域的 “權力欲”。

罪魁禍首是歐洲人,因為他們經過了兩場大戰的創傷還未能恢復過來。而且,他們已經沉迷於福利制度,不願付出。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  孤立俄羅斯 , 不符合德國的利益 (2023-04-21)

https://www.rt.com/news/554411-germany-needs-russia-schroeder/ 

德國總理施羅德 (1998至2005) 與普京總統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 說,德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不能脫離俄羅斯。

儘管他受到國際和德國媒體的追擊,並因他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而在家鄉遭到憎恨,但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堅持認為,德國需要俄羅斯龐大的能源供應來維持其工業實力。

當施羅德執政時,他促成了第一條俄羅斯-德國北溪管道的建設。

施羅德在國內因鼓勵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而受到嚴厲批評。但他的繼任人,Angela Merkel 默克爾夫人,依然繼續這個路線。即使受到國內和北約的壓力,她仍然拒絕放棄施羅德的政策。

施羅德至今仍堅持認為俄羅斯和德國互相需要對方。 “俄羅斯需要輸出石油和天然氣來支付他們的預算,而德國需要石油和天然氣來取暖和保持經濟發展”。

默克爾也持同樣的觀點。她不顧美國的制裁威脅,繼續推進北溪 2 號管道建設。但現任政府則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進攻後的幾天內,就取消了這個幾乎已經完成的項目。

德國工業家也採取同樣的立場。全球最大的化學產品公司BASF,數週前警告稱,如果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中斷,公司將要停止生產。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還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能源,德國經濟會面臨崩潰。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Shinjo Abe 安倍被刺殺,還是被暗殺?對誰得益最大?(2022-08-29)

Shinjo Abe 安倍被刺殺,還是被暗殺?要問的是,剷除安倍對誰得益最大?安倍很努力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他當首相時,與普京會面達27次之多。安倍很支持台灣,對中共的立場很強硬,他認為美國應該以更實際行動支持台灣,不要單靠把口。菲律賓前總統 Duterte 杜特爾特,是有史以來最反美的一個,他當選半年後,安倍成為第一個大國元首官式訪問菲律賓,並罕有地專程到杜特爾特的家鄉 Davao 拜訪,與杜特爾特一家在老家共進午餐。安倍被暗殺,美國民主黨最開心,日本親美﹑親中勢力最開心,中共最開心。

日本首相 Kishida 岸田文雄政府 表示不歡迎普京總統出席安倍的喪禮

https://www.scmp.com/news/asia/east-asia/article/3186338/japan-may-not-allow-russias-putin-attend-shinzo-abes-state

香港南華早報2022-07-23報導:日本可能不允許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安倍晉三的國葬。 東京正在考慮拒絕普京參加 9 月 27 日的葬禮活動,因為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際上已被禁止進入該國”。 

劉夢熊: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痛哉 譴責大陸小粉紅幸災樂禍 真混帳醜陋 極端、狹隘、仇恨民族主義俱全 就是沒有普世價值 丟盡中國的國家形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6cdTWhj8wU  


60年沒碰琴!安倍晉三311彈「花正在開」 影片讓日網哭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4Pjpm8Rys  
Andy Wu :  一位為了日本躹躬盡粹的偉大政治家,一位友台的朋友,猝然離世,獻上最深的哀悼與不捨。

Pastor Yau :  我現在明白為甚麽安培被人敬重愛戴:因為他心中有愛!我忍不住眼淚。
Ares Chang :  我小時候學過幾年,那時候自覺超強,但現在都忘光了,更不用說活到60歲還能彈得如此厲害,台灣永遠的朋友,緬懷您

陳秀惠 :  都不用看琴譜,可見真的用心練習彈奏,很心酸,很惋惜。任何人都不該死於非命,尤其是暴力,祈願天堂沒有痛苦,謝謝你對台灣的友好和幫助。RIP

嘎嘎 :  怎麼會有人會做這種事情、真的很捨不得一個這麼正義善良的人就這樣被傷害了
謝謝你對台灣的支持 謝謝你給予大家的溫暖  痛苦不見了 願您在天上可以做個無憂無慮的天使  RIP

『安倍派』改7人集體領導 菅義偉一席話逼哭主播|十點不一樣 (2022-07-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IFfMUCL8o

白龍 :  當元首的護衛,非常鬆懈,一槍很大聲,應變能力就應該快速護著元首,怎麼還給嫌犯開第二槍。

藍 angel :  雖然不是台灣人民🇹🇼的首相,但是卻是台灣人民🇹🇼重要的摯友!
隔壁老王 :  一代偉大的領袖,謝謝你!

Lin Amy :  感謝安倍對台灣支持。
台灣捐款給汶川地震比日本311地震還多,可是這麼多年了,日本還一直在謝謝台灣!
反觀中國人在挑釁台灣,留島不留人言論,沒有對比沒有傷害。難怪兩岸漸行漸遠,而KMT國民黨為了人民幣,屁都不敢放!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安倍晉三給拜登一個信息:做個男子漢要有種,有腰骨 (2022-08-31)

Japan’s top leader assassinated; Flashback — Shinzo Abe has a message for Joe Biden: Man up

日本前首相被暗殺——安倍晉三給拜登一個信息:做個男子漢要有種,有腰骨

https://www.worldtribune.com/japans-top-leader-assassinated-flashback-shinzo-abe-has-a-message-for-joe-biden-man-up/ 

安倍是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他於 2006 年任職一年,並於 2012 年至 2020 年再次連任。2020 年,他以健康問題為由下台 (**)。

(**) 附註﹕但是安倍的健康沒有問題。不過﹐美國要你下台﹐就要下台。以健康做藉口﹐已經是俾足面了。

然而,安倍一直是日本反對中國在亞太地區迅速擴大影響力的主要聲音。

儘管他不再是日本首相,但安倍晉三仍然是日本最知名、最有影響力和最直言不諱的政治家。

最近,他在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中呼籲美國結束長期以來在保衛台灣方面的“戰略模糊”政策。

“是時候放棄這種模棱兩可的策略了。 台灣人民認同我們的普世價值觀,所以我認為美國應該堅決摒棄對台灣模棱兩可的態度。”

在此之前,安倍於 2021 年 12 月 1 日在台灣國策研究所發表了 15 分鐘的演講,就日本在東亞的軍事姿態掀起了波瀾。

在有眾多日本國家安全專家參與的論壇上,安倍表示:

• 每次他與習近平會面時,我都明確表示日本完全有保護尖閣諸島的意圖。

• 我還警告說,台灣的安全就是日本的安全,而日本的安全是日美同盟的基礎。

儘管他已退任總理一職,但這位受歡迎的前總理並沒有退休。安倍仍然是日本議會的活躍成員。日本保守的自民黨是最大的黨,亦是長期的執政黨。

憑藉他的背景和國際影響力,安倍發出了一個明確而非常重要的信息:支持台灣的獨立和安全。

由於現任首相Fumio Kishida岸田文雄的內閣中有很多親中共的成員,包括外相Yoshimasa Hayashi林義政,安倍的講話在國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執政的自民黨分為幾個派別。 安倍是最大派系的領袖,因此是其造王者之一。

2021年12月1日,他明確表示:“台灣是與日本具有共同價值的基石……。 一個強大的台灣對日本有利。 一個強大的台灣是全世界的巨大財富”。

他不畏懼習近平,並發出以下的驚人警告:“如果習近平插手台灣,中國將在經濟上自殺 ”。

安倍表示,如果習近平入侵台灣,中國將面臨經濟制裁,這將導致中國經濟崩潰。他大膽預測這種經濟崩潰將結束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很少人知道安倍晉三是個什麼樣的偉人和領袖,但歷史會告訴我們的。安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團結者,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熱愛並珍惜他自己國家的一個人。安倍晉三將會被深深懷念的. 世上再也不會有像他這樣的人了!"  - 特朗普 (2022-07-08)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安倍晉三官式放問菲律賓,“決心” 與俄羅斯簽署和約 (2022-08-30)

俄羅斯不是日本的敵人,中共才是

安倍努力修補日俄關係,因此被刺殺

Official Visit of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2017-01-1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官式放問菲律賓,拜訪新當選的杜特爾特總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EInd_EG4o  

Japanese PM Abe spends time in Duterte's hometown during Philippines visit  安倍首相訪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故鄉達沃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6TmFde1Qo

安倍晉三做了其他訪問菲律賓的國家元首從未做過的事情。 他踏上了菲律賓南部。 他抵達杜特爾特總統的家鄉 Davao 達沃市,並與杜特爾特共度時光,不僅在官方活動中,而且在菲律賓總統的家中。 兩位領導人都表示,兩國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

Japanese PM "determined" to sign peace treaty with Russia (2017-09-08) 日本首相 “決心” 與俄羅斯簽署和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knAOROpSo  

Japan-Russia ties: Putin meets Abe in Sochi (2016-05-07) 日俄關係:普京在 (為於黑海岸邊的) 索奇會見安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ibm-G5aWQ  

Russia's Putin meets Japan PM Abe in Vladivostok (2016-09-03)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海參威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thvJg5nFA  

Abe and Putin meet for two-day summit in Japan (2016-12-15) 安倍和普京在日本舉行為期兩天的峰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_EZVg9PL4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中國人東京公園狂捉幼蟬惹批評 ,「食材vs當地人童年記憶」之爭

中國人東京公園狂捉幼蟬惹批評  「食材vs當地人童年記憶」之爭 (2025-07-20)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5807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中國人東京公園狂捉幼蟬惹批評 「食材當地人童年記憶」之爭

每年日本的七月,梅雨剛一結束,各地的公園、校園、居民區就會被蟬(知了)的鳴叫包圍。這種密集的蟬鳴聲,對於日本人來說不僅僅是大自然的「白噪音」,更是夏季最鮮明的風物詩。對許多日本孩子來說,夏天傍晚與父母拿着蟲網去捉蟬幼蟲,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回憶:蟬幼蟲的羽化、蟬鳴的交響曲,是許多日本人童年最生動的夏日記憶。

但在東京,近幾年這個傳統正悄然發生變化。

江東區的猿江恩賜公園等地,近年連續收到市民的反映:晚上總有人在公園裏大規模採集蟬幼蟲(知了猴),袋子裏裝着幾十隻,行蹤詭異。夜巡的工作人員多次發現,採集者多為外國人,以中國人和越南人居多。有一次,園方巡查時當場遇到幾位中國人正在捕捉蟬幼蟲,勸阻後他們也挺有禮貌地離開了,但他們也疑惑地問:

“為甚麼不能抓?”

管理人員解釋道,公園有明文規定,禁止為食用或其他經營目的大量採集野生動物,包括昆蟲。適量讓孩子體驗自然是被允許的,但成袋成袋的採集則屬於違規行為。

管理處表示,五年前左右,這種現象變得明顯。自此,每到夏天蟬開始鳴叫時,公園就在園內三十多個地方貼上「請勿採集蟬幼蟲」的告示。除了日語,還特意用中文、韓文和英文提醒——這在日本公園並不多見,儘管如此,管理方還是每年都能收到類似投訴,夜間巡邏也因此變得更加頻繁。

一位公園工作人員回憶,去年七八月,夜巡時當場看到幾位中國面孔的人正在採集蟬幼蟲,數量可達數十隻。對於為甚麼要採集如此之多的蟬幼蟲,對方有時會直言不諱:

“一隻太少,做菜不夠,要多抓點,加點肉和香菜炒着吃就很好”。

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也常有相關視頻流傳——有人曬出在日本公園抓到蟬幼蟲(知了猴)的片段,甚至現場教學如何炸蟬幼蟲、如何調味。

一些帖子會寫道:

「日本人不吃蟬幼蟲,太可惜了」

「晚上下班後去抓蟬幼蟲,變成美味的一餐。」

這種「夜捕蟬幼蟲」的行為,對許多日本人來說十分陌生,蟬在日本是沒人吃的,從來沒有人把它當食物。而且在日本,蟬承載着太多夏日的情感與記憶。如果蟬大量消失,不僅意味着生態平衡被打破,更是孩子們的童年樂趣被剝奪。正因如此,禁止大量採集蟬幼蟲,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守護孩子們對夏天的期待與想象。

「蟬的羽化(從幼蟲到成年),是很多日本小朋友一年中最期待的時刻。」猿江恩賜公園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如果蟬的數量大幅減少,孩子們肯定會很失望。今年我們還計劃舉辦蟬的羽化觀察會,希望孩子們能現場感受生命的奇蹟。”

猿江恩賜公園的告示也明言禁止捕捉蟬幼蟲是為了孩子。

其實蟬幼蟲本就是東亞一些國家的「特色小吃」。在中國、越南等地,油窩一炸,香脆又好吃,在有些地方還認為是補品。對於移居日本的中國人來說,抓些知了猴油炸,也是夏天才能吃到的「風味」。但在日本,這卻碰上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在日本人的觀念裏,蟬幼蟲屬於自然循環的一環,是孩子們感受自然、理解生命的「老師」,絕非人們隨意採集、端上餐桌的「食材」。

近年來,類似事件已不僅限於東京。2018年埼玉縣川口市、2020年東京杉並區等地的公園,也都曾專門張貼中英文警示:

“請勿為食用等目的採集蟬幼蟲”。

管理方普遍的擔憂是:如果每年都有大量幼蟲被取走,不但蟬的數量會迅速下降,連本屬於孩子們的自然體驗空間也會被無形中侵蝕。一位日本公園常客也曾在採訪中感嘆:「我都看到有『請勿捕抓』的告示了,還是不太明白為甚麼他們要抓蟬幼蟲呢?」這是背後的文化差異,或許不是一兩句規章就能消弭。對一些在日華人來說,捕蟬多大的事兒,是不是小題大做了?但對日本人來說,蟬代表着夏天、生命力和自然的輪迴,是「不能輕易被打破的儀式感」,沒有蟬的夏天是靜止的。

全球化下不同文化碰撞難免帶來摩擦,但理解與尊重卻能讓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一點點。對於外來者而言,入鄉隨俗,也是一種温柔的修養。對於日本本地人來說,適度的包容和解釋,也許能讓更多外國人了解那份蟬鳴背後的日式浪漫。下次路過日本的公園,如果你看到用多國語言寫着「請勿採集蟬幼蟲」的牌子,不妨停下來,聽聽蟬鳴,看一看日本孩子們奔跑的身影。蟬鳴依舊,夏天依舊,這份關於自然、童年和文化的共鳴,也許比任何味覺體驗都更值得被珍惜。

一名男子自爆他娶的老婆酷愛吃蟲,家裡每道料理煎煮炒炸皆把蟲蟲入菜,就連甜點和水果也不忘放蟲當配料,網友看了直呼好噁心,稱讚男子是真愛。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東京40年舊樓突加租至2.6倍惹民怨 , 揭業主為香港地產內地投資客

東京40年舊樓突加租至2.6倍惹民怨 揭業主為香港地產內地投資客 (2025-06-10)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4635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60246355/%E6%9D%B1%E4%BA%AC40%E5%B9%B4%E8%88%8A%E6%A8%93%E7%AA%81%E5%8A%A0%E7%A7%9F2-6%E5%80%8D%E6%83%B9%E6%B0%91%E6%80%A8-%E6%8F%AD%E6%A5%AD%E4%B8%BB%E7%82%BA%E9%A6%99%E6%B8%AF%E5%9C%B0%E7%94%A2%E5%85%A7%E5%9C%B0%E6%8A%95%E8%B3%87%E5%AE%A2

東京年舊樓突加租至倍惹民怨 揭業主為香港地產內地投資客

日本東京一棟超過40年的老舊公寓,近期傳出房租突然暴漲至超過2.6倍,引發居民群起抗議。

更離譜的是,公寓新任屋主為一名中國人,不但未與住戶協商就下達漲租通知,還將部分房間暗地轉為無照民宿經營。當地媒體直擊當事人後,對方竟回應:

在香港這(加租2.6倍)很正常。

但面對住戶怒火,最終被迫撤回漲租計畫。

升降機長期故障、垃圾無人收 還非法經營民宿 

根據 dmenu 報道,這棟7層樓、約20戶的公寓位於東京都板橋區,今年1月住戶突然在信箱中收到通知,稱因物價與公共費用上漲,將調整租金。

一名住了30年的住戶無奈表示,他原本每月只需支付72,500日元(約3,928港元),竟一口氣被調漲至19萬日元(約10,294港元),等於暴漲超過260%。

住戶指出,屋主事先未進行任何溝通,甚至在未登記的情況下擅自將房間改為觀光客短期出租的民宿,門口頻繁出現拖著大行李的陌生面孔。

經查,在民宿網站上,這棟公寓的一間房間以每晚約25,000日元(約1,354港元)出租。然而經記者向板橋區公所查證,該處從未收到相關民宿申請,顯然屬非法經營。

更糟的是,公寓電梯在5月中旬起被強制停用,高齡住戶只能硬爬7層樓,有一名70多歲的阿嬤走到氣喘吁吁,忍不住喊:

“膝蓋快裂開了”。

雖然住戶每月仍照繳管理費,但垃圾處理與清掃工作全由住戶自理,有人形容:

“繳的是錢,做的是義工”。

住戶表示,在屋主更換前,整棟公寓有20戶,如今已有5戶搬離,還有4戶預計下個月退租。面對住戶接連退租抗議,富士電視台追查到登記屋主公司的一名中國代表,對方坦言自己只是「借名義登記」,真正掌權的是另一位在中國的代表人。

記者終於聯繫到這位中國籍屋主,他辯稱:

“我並未長期居留日本,在香港等地從事房地產投資。在那些地方,房租漲2.5倍是很正常的。這是為了讓公寓更漂亮,為住戶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不過看見日本媒體強烈關注後,他態度急轉直下,,表示願意撤回調漲計畫。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神谷宗幣 Sohei Kamiya : 政治立場

神谷宗幣 (Sohei Kamiya) “極右派政黨” (Extreme Right 左派的慣常評擊詞彙)「參政黨」創辦人兼秘書長 (Wikipedia)

神谷1977年出生於福井縣高濱市,畢業於福井縣立若狹高中,主修科學和數學。隨後進入關西大學文學部史地學科學習。2001年大學畢業後,移居大阪府吹田市,成為福井縣立若狹東高中的教師。2002年,他進入父母經營的公司神谷商店,擔任店長。 2003年,他短暫返回福井縣立若狹東高中任職教師。2004年考入關西大學法學院,2007年完成學業,取得法學博士學位。

"反猶太主義" (Antisemitism 左派的慣常評擊詞彙)

神谷在2022年日本參議院選舉中,曾對人群表示 “參政黨” 不會把日本出賣給猶太資本”,這句話當時贏得了掌聲,但後來卻引發了國際媒體的報道和譴責。

神谷表示,「以透過出售疫苗和藥品獲取巨額利潤為目的的當權者,為了過度煽動人們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恐懼,正透過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積極呼籲民眾戴口罩」。

他進一步解釋說,「有勢力的人」指的是國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他將這些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形容為「猶太人」。

關於日本的新冠疫苗接種,他認為政府無權干涉 “個人生活”,反對公共資助的疫苗接種鼓勵計畫

在新冠疫情期間,他堅稱「人們有權不戴口罩」

神谷認為,日本應該 "減弱"(撤銷)對俄羅斯的製裁

神谷認為,日本政府應該對中國採取 “更強硬的立場”,因為他認為中國對日本構成了威脅。

神谷認為,年輕女性過於注重事業,這對日本民眾來說並不好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日本在最新全國大選中投票反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義

Japan Votes Against Glob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Latest National Election (2025-07-23)

日本在最新全國大選中投票反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義

https://www.zerohedge.com/geopolitical/japan-votes-against-globalism-and-multiculturalism-latest-national-election

日本長期執政的聯合政黨在上週的全國大選中遭遇慘敗,敗給了(讓日本再次偉大)的「日本人優先」黨的崛起。 這個民粹主義政黨在參議院獲得了足夠的席位,從而取代了目前親全球主義的自由民主黨。

“日本人優先”,又稱 “參政黨” (Sanseito) 是由神谷宗幣(Sohei Kamiya)在全日本受到疫情封鎖措施最嚴厲的時期,通過網絡組織發起的,旨在傳遞反全球化,和反抗強制多元文化主義的信息。 “參政黨”目前控制著參議院的 15 個席位和眾議院的 3 個席位,因此在未來的立法決策中,不可能被忽視。

西方媒體對“參政黨”的發起人(神谷宗幣)進行攻擊,將其妖魔化為危險分子。路透社將該黨描述為“邊緣極右翼”,並指出:

該黨通過向日本人警告關於移民的“悄無聲息的入侵”,並承諾減稅和增加福利支出,獲得了支持。該黨誕生於新冠疫情期間,在YouTube上傳播有關疫苗接種和全球精英集團的"陰謀論",並憑藉「日本人優先」的口號打入主流政壇。

由於日本多年來拒絕接受西方輸出的 "進步意識形態"(Wokism),日本一直被西方左翼人士指控為「法西斯國家」。

在新冠疫情期間,日本媒體也採取了全球主義的議程,無條件支持新冠封鎖、強制接種疫苗等措施,從未挑戰這些措施是否有客觀的科學理據。現在,日本大眾似乎逐漸看透了這些宣傳和謊言。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一直保持著(homogeneous culture)同質的單一文化,對移民和外國影響有著嚴格的限制。 他們的社會高度重視秩序和相互尊重,他們的城市是世界上最乾淨、保持得最好。

然而,隨著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及其影響力的喪失,聯合政府已逐漸被迫接受來自西方的多元文化主義。

過去幾年,全球主義政治人物一直呼籲更開放的移民標準,認為日本的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勞動力。 與西方發生的情況類似,許多來到日本的移民都屬於第三世界的最劣等群組的,他們絕少尊重日本的風俗和規則。

日本公眾已經受到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犯罪事件激增,新移民破壞街道、地鐵和社區。移民拒絕融入本地文化,並很快給這個原本平和有秩序的國家帶來了很多麻煩。

"日本人優先"運動認為,由於開放邊界和多元文化主義,歐洲將遭受全面破壞,日本應該引以為鑒,不要效法歐洲的例子。 相反,日本應該效仿美國保守派,大規模驅逐外族人,並刺激日本本土人口成長。

強調大量引進移民是解決勞動力下降問題的唯一方法,這種觀點是全球主義者廣泛宣揚的謬論,他們試圖消滅民族文化和國界,利用大規模移民作為武器,破壞同質社會的穩定性。

“日本人優先”: 反移民政黨的成功震動日本政壇 (2025-07-22)

https://www.rfi.fr/tw/%E5%9C%8B%E9%9A%9B/20250722-%E6%97%A5%E6%9C%AC%E4%BA%BA%E5%84%AA%E5%85%88-%E5%8F%8D%E7%A7%BB%E6%B0%91%E6%94%BF%E9%BB%A8%E7%9A%84%E6%88%90%E5%8A%9F%E9%9C%87%E5%8B%95%E6%97%A5%E6%9C%AC%E6%94%BF%E5%A3%87

日本選舉|參政黨異軍突起主打「日本人優先」反移民

日本參政黨(Sanseito)在本次參議院選舉中取得突破,贏得了14個席位,加上之前1席,這個反移民政黨在參議院控制了15個席位,撼動了日本的傳統政黨。

日本參政黨成立於5年前,宗旨是“日本人優先”,該黨對“移民”和“精英”的譴責,以及反“全球主義”的言論,與西方民粹主義運動相呼應,在日本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參政黨的政綱受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以及德國選項黨(AfD)和英國改革黨的啟發。

又有中國遊客踢奈良鹿日民怒嗆「滾回去」(2024年9月1日)

https://tw.news.yahoo.com/%E5%8F%88%E6%9C%89%E4%B8%AD%E5%9C%8B%E9%81%8A%E5%AE%A2%E8%B8%A2%E5%A5%88%E8%89%AF%E9%B9%BF-%E6%97%A5%E6%B0%91%E6%80%92%E5%97%86-%E6%BB%BE%E5%9B%9E%E5%8E%BB-042007807.html

▲日本奈良先前傳出當地的奈良鹿遭到中國遊客攻擊的事件,沉寂一段時間後,近來又爆出類似案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全城唔餵 坐言起行】社區聯防禁餵野鴿行動宣傳

 【全城唔餵 坐言起行】社區聯防禁餵野鴿行動宣傳  (2024年8月26日)

https://www.dab.org.hk/post/%E3%80%90%E5%85%A8%E5%9F%8E%E5%94%94%E9%A4%B5-%E5%9D%90%E8%A8%80%E8%B5%B7%E8%A1%8C%E3%80%91%E7%A4%BE%E5%8D%80%E8%81%AF%E9%98%B2%E7%A6%81%E9%A4%B5%E9%87%8E%E9%B4%BF%E8%A1%8C%E5%8B%95%E5%AE%A3%E5%82%B3

《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已於8月1日起生效,全港禁餵野生動物涵蓋野鴿,罰則由1萬元提升至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並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當局即將在9月1日起,執法人員將不再提出口頭警告,會直接對違法人士採取執法行動。九龍西區中大角咀部分社區一直存在餵鴿引致環境衞生問題,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今日聯同民建聯團隊,與漁護署署長、食環署及數個屋苑代表,今日傍晚到大角咀舉行社區聯防宣傳,呼籲市民坐言起行,禁餵野鴿。鄭泳舜表示,現時最重要是政府部門須加強執法,也要在社區作廣泛宣傳,當局並需要持續監察黑點野鴿聚集情況的變化,以不時檢視政策的成效。必要時再考慮其他措施配合,如實施野鴿避孕計劃

九龍西大角咀一帶,因有居民餵飼野鴿,導致多個屋苑持續出現野鴿群聚集,個別屋苑恒常高鋒期,有逾百集野鴿聚在泳池、草地及公園,部分更聚集居民屋外窗邊,引致許多環境衞生問題。鄭泳舜及油尖旺團隊包括鍾港武及李家軒等區議員,在過去一直收到屋苑的求助個案,安排食環署及漁護署人員視察,期間得到部門的支持,採取了一些執法及宣傳行動,但成效有限。在當局兩年前進行全城清潔行動時,已強烈要求當局針對市民餵飼野鴿修訂法例,增加罰則等,以收阻嚇作用

「全城唔餵」,可讓野鴿回歸大自然生態,不會令野鴿失去覓食的本能,亦可以減低對居民造成的環境衞生滋擾

鄭泳舜表示,有關新法例已於8月1日實施,我們期望有更多市民認識新法例的內容與實施。他稱自9月1日起,部門便不再警告而直接執法,他稱知道有些市民基於做善事餵鴿,但這不是善事,因會讓野鴿失去自我覓食能力,也影響居民生活,糞便屍體等會傳播疾病細菌;有心餵飼野鴿的市民,不要以身試法。

鄭表示,期望跨部門執法方面能盡早做好協調,做好宣傳、監控及執法檢控等工作,並適時讓市民知道非法餵鴿的影響及後果。另一方面,政府當局也需定期檢視新法例執行成效,並向立法會匯報。鄭泳舜亦提到,當局也要做好部署,在必要時,制定其他有效的野鴿管理措施,例如實施年前已進行試驗的野鴿避孕計劃

區議員鍾港武表示,禁餵野鴿及減少野鴿聚集對居民造成的困擾,要整個社區聯防及協作,我們得到部分屋苑代表的配合,他們將使用自己的方式去繼續了解及收集屋苑內餵飼野鴿及野鴿聚集情況,收集資料,並向部門提出,期望部門採取行動。區議員劉柏祺稱,相信各議辦與協作組織在這段聯防階段,也會積極監察餵飼野鴿行為,如發現有市民餵鴿,我們也會果斷向部門反映。

漁護署長黎堅明表示,禁鴿野鴿要用聯防形式推動,他特別提到,有些人以為在私人屋苑餵鴿沒問題,如有餵鴿行動,當局也會採取執法行動。黎指出,新法例實施的適應期,到今個星期六便結束,星期日即9月1日開始,部門就會在沒有警告情況下進行執法行動。他指出餵飼野鴿會「三輸」,第一是會面臨部門執法檢控;二是影響地區環境衞生,有傳播疾病風險;三是對野生動物本身都不好

食飽飯等屎屙,尸位素餐的廢物

傳媒查詢:立法會議員鄭泳舜 (63731979) 油尖旺區區議員鍾港武 (52208062)



香港政府呼籲市民 : 『全城唔餵 No Feeding』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08/no-feeding.html

《全城唔喂》大行動 不在乎雀鳥 , 是為了擴大政府對市民的控制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08/blog-post_15.html

《全城唔喂》 疫情大恐慌2.0:SARS (禽流感) 新板本
https://fateandthefuture.blogspot.com/2024/08/20sars.html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現代人類是大自然體內擴散的癌細胞 (2)

How Long Do Sparrows Live?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

https://happybirding.com/how-long-do-sparrows-live/

雖然麻雀的平均壽命估計約為三年,但許多麻雀都活不過第一年。


從「人多好辦事」到「計劃生育」:看當代中國人口政策的更迭

https://goodpost334.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html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從1952年約6億,急增至2007年的13.2129億,佔世界約五分之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是嚇人的數字!

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國人口發展

古代中國的人口,從秦代到明代,大約在1000萬到5000萬上下徘徊。雖然人口持續上升,卻沒有太大的波動。清朝建立後,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融合及版圖擴張,人口於是出現迅速增長的勢頭。乾隆六年 (公元1741年),官方統計的人口數字首次突破一億。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即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清朝國勢雖已走下坡,人口到達4億1千多萬,是中國封建時代最高的人口數字。然而,期後整整100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人口維持在這數字,基數不變,

近代中國人口急速膨脹的原因

但在共和國建立短短的數年至十數年間便急速膨脹起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首先,人口增加與政府政策的鼓勵是有緊密關係。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仿傚蘇聯鼓勵生育,生孩子多的母親被尊稱為「英雄母親」,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主席更提出「人多好辦事」的口號。

因此,由中央至地方各級政府,對人口的增長皆採取鼓勵和不控制的放任態度。當時社會主義過渡至共產主義正在實行中,人民普遍存在著「國家養起我」及「吃飯不用錢」的觀念,自然放心生育。毛澤東主席標榜「群眾運動」及「人海戰術」,在革命年代,「人多」無疑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到了和平及經濟發展的時代,「人多」就未必管用。而且,如果這國民的質素欠佳(教育水平低),更會拖延國家的發展。當時人口理論專家馬寅初於《新人口論》就提出要控制生育的忠告,可惜毛主席並未接受。

農曆新年:大量民眾滯留在火車站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time.com%2F4203789%2Fchinese-new-year-commute%2F&psig=AOvVaw3YE8l91RoHMyPiUM7P-Igc&ust=1706178171529000&source=images&cd=vfe&opi=89978449&ved=0CBEQjRxqFwoTCMjMsJfn9YMDFQAAAAAdAAAAABAD

遊客聚集在北京郊外的長城上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hina-crazy-crowded-2015-10


https://thesun.co.uk/living/1807327/stunning-photographs-reveal-how-jam-packed-daily-life-in-the-worlds-most-populous-country-is/

重慶市招聘會上,求職者在攤位前

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個游泳池

陝西省伊川市一所高中的學生在戶外進行露天考試,因為室內沒有足夠的空間